完美(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全省大学生: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来了!-完美体育(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18681810705

新闻资讯 分类
@全省大学生: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来了!

  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卓越设计人才培养,全面推进“设计河南”建设,日前,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决定举办普通高等学校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

  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于今年5月-11月举办,大赛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倡导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加比赛。本次大赛包括“创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智造中原”河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数智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建美中原”河南省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印记中原”河南省大学生乡村设计大赛五项,各高校参赛学生自由组队,学校统一组织报名。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普通高等学校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通知

  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卓越设计人才培养,全面推进“设计河南”建设,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教高〔2022〕145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2022〕164号》等文件精神,省教育厅决定举办普通高等学校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由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协办,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校承办。

  (一)大赛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倡导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加比赛。

  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时间安排在5月-11月,每项大赛具体安排见附件。

  各高校参赛学生自由组队,学校统一组织报名,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比赛,按要求提交参赛作品。大赛承办方负责成立组委会和专家组,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参赛师生要严格按照大赛工作方案和承办高校的要求做好参赛工作。根据大赛具体工作情况,赛事安排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每项大赛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对在大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设计河南”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卓越设计人才,打造设计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全面推进“设计河南”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2023“创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旨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搭建高端、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平台,深度挖掘各领域设计人才,推进“设计河南”战略实施。

  不限表现形式的动画短片、动画电影、广告、纪录、文艺、实验、特效片等叙事性视频;漫画、插画、绘本、游戏角色、吉祥物等。

  (二)作品要立足河南文化,符合“设计河南”战略需求。作品题材不限,须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三)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公共道德习俗。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个人承担,与大赛组织方无关。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四)作品必须为原创,提交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同意。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并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个人承担,与大赛组织方无关。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同一作品只能参加一个组别。若同一作品在不同组别获奖,将被取消全部获奖资格。

  (六)大赛不接受其它赛事获奖作品,或对已获奖作品另行命名提交参赛。如被发现或举报,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七)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和产业转化等权利。

  1.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不超过1人。若超出人数限制,组委会有权按顺序保留排名前2位的作者和排名第1的指导教师。

  2.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手绘、计算机绘图均可。每件作品不多于3幅图片,套系作品不多于10幅图片。

  3.图片电子文件统一为JPG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图片大小控制在5M以内。

  1.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不超过1人。若超过人数限制,组委会有权按顺序保留排名前4位的作者和排名第1的指导教师。

  2.视频文件统一为MP4格式,1080P(1920*1080),H.264,配中文字幕;并提交视频截图不超过5张,若提交其他格式无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

  3.交互作品需提交高保真文件和可交互的demo;VR作品需提交1080p正常视角录屏,其中全景VR需同时提交360度全景视频文件,实时渲染VR需提交可执行文件。高保真文件可以是设计图稿,可执行demo文件用H5或apk。

  4.图片电子文件统一为JPG 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图片大小控制在5M以内。

  1.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不超过1人。若超出人数限制,组委会有权按顺序保留排名前2位的作者和排名第1的指导教师。

  2.提交A3版面、一套作品的设计图稿效果图电子文件,图片电子文件统一为JPG 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图片大小控制在5M以内。

  3.表现手法不限,手绘或电脑绘制(手绘请提交彩色扫描件);形式不限,二维或三维建模均可。

  1.每件作品均为独立创作,指导教师不超过1人。若超出人数限制,组委会有权按顺序保留排名第1的作者和排名第1的指导教师。

  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请将作品实物照片或效果图+应用图示编排在A3大小的版面上。

  2.另需提供3—5张实物图片,其中一张体现作品全貌,其它几张请从不同角度拍摄,并包含参照物,尽可能体现作品原貌。

  3.图片电子文件统一为JPG 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图片大小控制在5M以内。

  (二)作品提交时间:2023年10月10日(以邮箱系统时间为准,过期不予受理)

  (三)将每件参赛作品的《2023“创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申请表与承诺函》(见附件)与作品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命名:赛道-组别序号+学校+作者+作品名+手机号。同时提交本校/院、本赛道、本组别参赛作品的《2023“创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汇总表》。每一组作品和汇总表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

  复评由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委由省内高校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选拔各组别30%作品进入终评。

  本次大赛分赛道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各组别进入终评作品数的10%、20%和30%。优秀指导教师奖每个赛道10名。对组织工作突出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设计河南”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卓越设计人才,打造设计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全面推进“设计河南”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2023“智造中原”河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旨在以智能技术应用为背景,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需求为目标,探讨新技术条件下设计的新观念与新方式,凭借设计新军--高校设计类大学生们的智慧,描述中原地区产业升级、生活提质及文化振兴的工业设计解决方案。

  (一)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赛。

  强调以数据智能为内驱力,注重用户体验,聚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内容,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混合现实等前瞻科学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包含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农业、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

  强调以生产为内驱力,聚焦产业装备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战略发展、生产系统的效能优化等内容;包含建筑装备、农林装备、军用装备、办公设备、机械工具、机器人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注重人文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用产品设计,包含文创产品、文教用品、餐饮器皿、家具灯具等领域的产品设计。

  面向全民健康、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等方向的公共卫生用品、老龄化产品、个人防护用品、环保创意产品等。

  围绕健康饮食、减少浪费、循环永续、生物多样、食物教育、河南地区优势农副产品等主题方向开展多角度的设计,作品可涵盖食物产品、餐饮空间、饮食体验、食物系统&服务策略、品牌包装设计等,与食物设计相关的内容。

  (一)作品展板。主要由作品名称、设计说明、设计构思草图、产品效果图等构成,尺寸为900mm×1200mm(竖版),jpg格式,精度150dpi。文件以“作品参赛院校+作品名称+学生姓名”命名,文件大小不超过5M。

  (二)本次大赛所有参赛者将通过指定的报名通道提交作品图纸及电子文件(提交文件均不退回),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设计方或者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所有参赛者必须实名制填写个人信息,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参赛高校登录下载、打印报名表和大赛作品汇总表,组织学生参赛,大赛报名表由参赛小组成员全体签字后,统一送交学校教务处加盖公章。每件作品需提交一份报名表,每名参赛者作为第一作者在该类别提交的作品数不得超过3件。

  各高校将推荐作品:参赛展板(尺寸:900mm×1200mm)+报名表+作品汇总表(报名表和作品汇总表加盖二级学院的公章),并于09月10日前发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邮箱。

  大赛组委会成立初评评审委员会对报名参赛的作品进行不分类、统一评审办法,评选出参加决赛的作品,并通知准备实物模型参加决赛。

  大赛组委会成立终评评审委员会对进入终评的作品进行不分类、统一评审办法,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赛进入终评作品的10%、20%和30%。对组织工作突出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一)根据大赛进程与参赛作品的实际情况,有调整奖项数量、等级、取消或添加奖项的权利。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设计河南”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卓越设计人才,打造设计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全面推进“设计河南”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2023“数智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进一步促进河南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电子系统的设计能力,提高大学生工程问题分析和创新创意设计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服务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为保证大赛顺利开展,成立大赛组委会和专家组。竞赛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组织、协调与宣传工作。竞赛专家组负责竞赛的命题、评审工作,同时负责组织、遴选竞赛征题。

  (一)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

  (一)竞赛题目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组”。主要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两部分,以电子电路(含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应用为基础,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DSP、可编程器件、EDA 软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频及光学红外器件等的应用。除题目特殊要求以外,参赛队的个人计算机、移动式存储介质、开发装置或仿真器等不得带入测试现场(实际制作实物中凡需软件编程的芯片必须事先下载脱机工作)。

  (二)参赛的研究生必须选择“研究生组”题目,本科生可选择“研究生组”题目或者“本科组”题目;高职高专学生原则上选择“高职高专组”题目,但也可选择“本科组”题目,只要参赛队中有研究生,该队只能选择“研究生组”题目。只要参赛队中有本科生(含专升本),该队只能选择“本科组”题目。开始竞赛后组别不得更改。凡不符合上述选题规定的作品均视为无效,赛区不予以评审。

  (三)竞赛采用广泛征题、统一命题的方式。请各高校教师按照《2023“数智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命题原则及征题要求》,广开思路,踊跃参加,按照《2023“数智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征题模板》将征题信息于6月15日之前通过电子邮件(报大赛组委会。竞赛专家组根据命题原则,分别统一编制若干个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

  (一)各参赛学校的竞赛组织工作由各校有关部门负责,并指定一名学校竞赛负责人。各参赛学校需在校内显著位置悬挂竞赛横幅,学校各分赛场入口处粘贴参赛队信息、竞赛纪律等文件,以便巡视人员巡查。参赛学校自行解决本校参赛队所需竞赛场地、仪器设备、元器件、耗材等。

  (二)竞赛期间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半封闭”是指赛期内,各参赛队必须独立完成竞赛题目的各项要求,不得与他人商量和交流,任何教师不得介入,但学生可以离开赛场查阅各种有关资料,可在规定时间内用餐和休息;“相对集中”是指参赛学校安排本校所有参赛队集中在不超过三个实验楼内完成全部竞赛任务,便于巡视员检查。

  请各高校竞赛负责人通过“河南省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并于5月30日前报组委会审核。

  “河南省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系统”于2023年7月26日公布2023“数智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主要元器件及仪器设备清单,参赛学校自行准备。

  2023“数智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时间为2023年8月2日8:00至5日20:00。

  竞赛开始时参赛队员需填写电子设计竞赛登记表,竞赛开始当天12:00前,各学校竞赛负责人将《2023年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际参赛队汇总表》pdf扫描版(命名格式:学校名称_实际参赛队汇总表)通过电子邮件(.cn)报送至组委会,最终参赛队名单需与系统提交报名信息一致。

  郑州地区的高校于8月5日晚23:00之前、河南省其他地区所有各高校于8月6日上午12:00之前,提交密封好的参赛作品、登记表、学籍证明和设计报告。

  8月6日开始进行评审工作。各参赛队的具体测评时间、地点及要求将通过省赛QQ交流群、微信群通知。

  8月14日8:00至15:00进行赛区综合测评。测评对象为所有优秀参赛队的全体队员,采取全封闭方式进行,测评方式为设计制作,综合测评成绩将计入评审总分。

  测评地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匠心楼(6 号楼)6C608室。具体安排将提前通过QQ交流群、微信群通知。

  (一)竞赛期间,组委会向所有参赛学校派出巡视员。派出的巡视员由各参赛学校推荐一名同志担任。巡视员对其巡视工作应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善始善终,严格执行竞赛规则和赛场纪律,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上报组委会。组委会组织检查巡视员工作和赛场纪律,以保证竞赛公正进行。

  (二)各派出学校负责人要提前和被巡视学校联系。被巡视学校负责巡视员的巡视和食宿费用,交通差旅费用由派出学校解决。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赛进入终评作品的 10%、20%和 30%。对组织工作突出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设计河南”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卓越设计人才,打造设计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全面推进“设计河南”建设,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教高〔2022〕145 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 2002)164 号等文件精神,决定举办2023“建美中原”河南省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提供多元思考、释放设计理念和交流成长的舞台,探索地域、文化、场所与建筑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代评作用,加速建筑行业设计、建造领域人才培养,塑造和培养有理想、有创意的青年建筑设计和建造人才。

  协办单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嗡嗡科技有限公司

  为保证大赛顺利开展,成立大赛组委会和专家组,负责大赛组织实施。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河南省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面向河南省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监理等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

  (二)比赛为团体赛,以二级学院(系)为单位组织在校学生参赛,每赛项各二级学院(系)限报2支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由3名选手组成,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年级不限,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名选手限报1支参赛队伍;每队设指导教师1-2人,须为本校在职教职工。

  (三)比赛分为本科组(含硕士、本科)和高职组(含高职、中职),两组按照不同赛项独立评分、评奖。

  2.本科完美体育 WM365组建筑设计赛道共有数字化建筑设计、数字化结构设计、机电深化设计、装配式深化设计四个赛项;

  3.高职组建筑设计赛道共有数字化建筑设计、数字化结构设计、装配式深化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四个赛项;

  4.本科组与高职组数字建造赛道内容相同,共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两个赛项。

  赛项评分过程在大赛专家组的监督下执行,建筑设计赛道以评委人工评分为主,数字建造赛道评分由评分软件自动完成。

  参赛选手自备笔记本电脑,每个团队需要准备4台电脑(其中一台装好全部比赛软件作为备用)。

  (五)特别注意,为保障最终效果,用于渲染的电脑每组应至少配备1台为以下配置:

@全省大学生: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来了!(图1)

  报名截至时间为2023年9月25日,参赛团队负责人可选择比赛类型进行报名。报名时需填写团队基础信息(见附件),报名回执盖章(二级学院、系)后的pdf版连同word版以“学校+赛项”命名打包发送至邮箱。报名截止之日前可自行调整团队名单及学生个人信息,截止后不再接受团队信息及参赛学生名单等信息的修改,未将报名回执发送至指定邮箱的参赛团队将无法参赛,组委会将在QQ群中定期公布比赛报名情况。

  团队完成报名后,参赛团队需按照大赛公布的“设备要求”自行准备比赛所用电脑。报到当天需进行赛前设备调试,不按要求检测及调试,导致比赛不能正常进行等问题,大赛组委会不予负责。参赛队伍可根据自身需要可携带签字笔、铅笔、橡皮和计算器等物品。

@全省大学生: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来了!(图2)

@全省大学生:2023“设计河南”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来了!(图3)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赛进入终评作品的10%、20%和30%。对组织工作突出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为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在正式比赛前,承办方将在赛前邀请专家对所有报名院校的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开展培训,比赛内容、规则等均涵盖在培训内容中,后续通知将在QQ群发布,请参赛师生及时加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设计河南”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卓越设计人才,打造设计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设计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设计河南”建设,决定举办2023“印记中原”河南省大学生乡村设计大赛,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设计能力,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以设计引领乡村未来,以文化创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构建优质高效的设计服务乡村振兴新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现代设计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推进“设计河南”战略实施。

  (一)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不限学历、专业和年级,2023年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可通过所在学校参赛,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报名参赛。

  (一)乡村规划设计:本类别参赛作品围绕乡村地域进行空间设计和运营方案策划,包括乡村主题定位、产业布局、战略发展、生态环境与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等内容,也包括多学科交叉融合下形成的乡村问题系统化解决方案。

  (二)乡村建筑设计:本类别参赛作品围绕乡村住宅、民宿、公共建筑等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等,也包括传统建筑改造与修复设计。

  (三)乡村景观设计:本类别参赛作品围绕乡村环境景观设计,包括乡村整体环境与绿化设计、公共空间和道路景观设计等,也包括乡村环境景观改造提升与美化设计。

  (四)乡村创意设计:本类别参赛作品围绕乡村主题进行视觉创意设计和农创农旅产品设计,包括海报、标识、导视系统、品牌及VI系统、农产品包装等,也包括与乡村主题相关的其它视觉及造型创意设计作品。

  (二)作品要立足河南文化、符合“设计河南”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作品题材不限,须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鼓励实际项目参赛。

  (三)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公共道德习俗,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个人承担,与大赛组织方无关,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四)作品必须为原创,提交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同意。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并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个人承担,与大赛组织方无关。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五)同一作品只能参加一个组别;同一作品在不同组别获奖,将取消全部获奖资格。

  (六)大赛不接受其它赛事获奖作品,或对获奖作品另行命名提交参赛。如被发现或举报,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七)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和产业转化等权利。

  (一)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超出人数限制,组委会有权按顺序保留排名前5位的作者和前2位的指导教师。每名参赛者作为第一作者提交的作品数不超过1件,作为参赛成员参加比赛作品不超过2件。

  (二)参赛设计作品需排版在2张展板内,尺寸为900mm×1200mm(竖版),jpg格式,精度150dpi,文件大小不超过25M。图纸上不得有姓名、院校等任何个人相关信息,不符合规定将取消参赛资格。

  (三)参赛作品设计说明包括创意理念、设计目的、定位及目标等,不超过300字,填写在报名表内;其它设计相关文字说明与设计图统一排版,并保证展板内文字的可辨识度(请勿单独提交设计说明文件)。

  (一)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10月10日(以邮箱系统时间为准,过期不予受理)

  (二)提交作品时,以院校为单位按照参赛组别,将《2023“印记中原”河南省大学生乡村设计大赛报名表和汇总表》(需加盖二级学院公章,见附件)和参赛作品放在一个文件夹内,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院校文件夹命名为:组别-院校。每项作品文件夹命名为:组别-院校-作品名-姓名(例:2-河南理工大学-太行云顶民宿-张某)。

  (三)如文件较大,请将作品上传百度网盘,并将百度网盘链接和提取码发送至指定邮箱(分享百度网盘链接请设置为永久有效,并在赛期内不要删除网盘内作品),并电话告知收取作品的指定大赛联系人。

  (五)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者任何费用,如参加决赛产生的实物作品寄送和收回的费用由参赛者或参赛单位自行负担。

  完美体育 完美平台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赛进入终评作品的10%、20%和30%。对组织工作突出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官方微信 关闭